8月28日,重庆市科技创新大会隆重举行。会上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揭晓,由我校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常勇研究员领衔的研究成果“柑橘黄龙病灾变机制及分区治理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斩获2024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时隔三年多,周常勇研究员及团队再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殊荣,彰显了成果价值,更是重庆市及产业界对我校柑桔科技创新与应用工作的高度肯定。

周常勇研究员所在的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团队

该成果由西南大学周常勇研究员领衔,完成团队由西南大学、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推广人员共同完成。成果围绕制约柑橘产业发展的毁灭性病害-柑橘黄龙病防控的重大需求,针对其灾变机制不清、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缺乏、难以精准分区治理等难题,通过与国内相关研究团队历时15年协同攻关,取得一系列突破:灾变机制解析方面,构建全球最大黄龙病菌基因组库,发现中国病害双起源中心,揭示木虱内生菌等关键因子推动病菌高效传播的机制,阐明病菌-木虱-柑橘三方互作机制;在防控技术创制方面,成果完成团队在国际/国内率先创制抗(耐)病种质21份,开发灵敏快捷的检测技术体系与产品3套,研发出国际首款木虱智能监测仪,创建“网墙隔离-以螨治虫-AI精准施药”绿色高效技术体系;成果完成团队提出了4套基于流行规律的“重度区-低度区-阻截带-非疫区”治理模式,并深化联防联控机制,协同推动该技术体系在我国优势产区大面积应用,为精准防控提供强力支撑。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抗病种质创制、智能监测技术等方面世界领先。
周常勇研究员是国际知名的柑桔病毒学家和国内柑桔植保首席专家,科研工作聚焦于解决主要果树病毒病和柑橘黄龙病等重大病害问题,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 PLoS Pathogens 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09篇,主编专著5部,培养国家和省部级人才8名。2001年悉尼大学博士毕业后他毅然回国,通过20多年的努力,推动创建了全国柑桔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科技支撑重庆成为世界最大柑桔种苗基地、亚洲最大橙汁生产基地,引领了我国柑桔黄龙病和主要果树病毒病防控技术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先进行列,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为我国柑桔产业近年来的高速、安全发展做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