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重庆市科技创新大会举行,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学校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代方银教授团队申报的“家蚕泛基因组与重要性状遗传基础研究”荣获2024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主要成果:完成1078份代表全球蚕多样性资源的“千蚕基因组”解析,率先实现家蚕基因库数字化,绘制动植物中样本量最大、世界首张家蚕长读长泛基因组图谱;组装545个三代基因组,基因组注释新发现家蚕基因(家族)7308个;厘清种群演化关系,确定家蚕驯化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鉴定基因组变异,获得4300余万个SNP、930余万个Indel、340余万个结构变异(SV);鉴定出468个驯化和198个改良相关基因,其中新鉴定分别为264和185个;揭示中系与日系间产生强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30余种遗传性状的基因及形成机理,获得产丝量、纤度、胚胎滞育、形态、茧色等重要性状控制基因;创制高产丝、不破茧、广食性、高繁殖力等突破性育种素材。在Nat Commun等发表SCI论文55篇,主要代表作被Science、Nat Genet等顶级期刊引用;入选2022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等重大荣誉,被评价为领域里程碑式成果,为蚕学及昆虫学等研究和家蚕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极为强劲的遗传信息支撑。

代方银是我校二级教授,先后入选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等,现任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畜牧学科评议组成员。从事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维持和发展世界最大家蚕基因库,主持获批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重庆);主持完成“千蚕泛基因组”等重大任务,绘制世界首张家蚕泛基因图谱,并创建“数字家蚕”多组学数据共享平台SilkMeta;研究解析一批家蚕重要性状基因,创制广食性等多类突破性育种材料,主持、主研培育家蚕新品种6个。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及重庆市创新群体项目等纵向项目2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0多篇,授权专利20余项,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分别排名1、2、5)等省部级成果奖6项,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和“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等荣誉。